【干货】美国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分销状况解读!

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 · 2016-07-12 10:21

 

2010年在北京,我第一次参观了中国的“汽配城”。这个位于西四环的汽配商场由一个高层主体建筑和一个低层建筑组成,这两个建筑的周边是一些简陋的独立维修小铺。第二年,我又在广州参观了一个特别大的汽配城,占地面积广、布局宽敞,各类店铺布满了好几条街道。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人们骑着自行车或小型摩托车,运送着体积较大的车身部件,这样的商城场景和分销模式我在美国从未看到过。


在广州,我被带到一个当地区域性零部件仓储配送中心参观,看到人们把装有各种零部件的大箱子装运到大卡车上。按照我的理解,这些货车很可能把大箱子里的零部件从这个仓储中心运往附近城区内的汽配商城,然后销售给最终用户。这是一种传统的2步式分销模式,虽然这样的模式也能完成最终的销售目的,但是与我熟悉的现代、有序、高效的美国式仓储配送中心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几年前,我的同事有幸参观了一些中国大型的汽车零部件仓储分销中心。据他描述,一眼望去,仓储中心干净、整洁、规划有序。然而,这些中心却没有计算机库存管理系统,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对产品进行目录编排,计算机库存管理系统对于目前非常流行的B2C网络销售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同事告诉我,中国的大型汽车零部件仓储分销中心,让他想起美国1950-1960年间的零部件仓储方式。近年来,中国在汽车零部件流通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产生最大效率、获得最高收益的理想模式,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汽车后市场零部件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新的分销模式即将出现,而现有的模式也将更为有效,市场营销、分配等战略也将进一步向前发展。图1所示为传统供货渠道分销模式示意图,图2所示为传统销售与虚拟销售的渠道模式示意图。我认为在这个进程中,美国一些可行性模式案例将促进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分销从传统模式飞跃进入全新的理想模式。

 

规划组织零散型行业:项目集团的出现


美国汽车售后市场的零部件销售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近一个世纪以来,成千上万家零部件仓储中心、配送站点以及零售店铺在美国开张。零部件的零售网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变得密集,原因是很多退役军人对修车感兴趣,开始学习汽修技术。当时正值汽车进入家庭新纪元的开始,随着私人车主逐渐增多,汽车维修店、DIY以及零部件商店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零部件供应的商店、仓储分销(WD)开始快速发展。零部件供需业务频繁发生,但供货等待期过长,远远超出客户需求,因此在零部件零售及仓储分销2个领域都出现了联合、重组的现象。


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大型仓储分销公司更容易盈利。他们购买产品的数量庞大,在与供应商谈判时势力更强,而小型仓储公司在市场上处于劣势。作为一种业务类型,被称为“项目集团(Program Groups)”的合作形式应运而生,项目集团为加入其中的小企业提供了规模化发展、增加盈利的可能。


据美国汽车保养协会(Auto Care Associations,其前身是美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协会AAIA)会员关系资深总监、汽车仓储分销执行董事Larry Northup介绍,项目集团最初的目的是增加分销商会员企业的谈判实力。而今天的项目集团除了增加谈判实力外,它还为会员企业提供其他增值服务,这些服务内容包括:市场营销、数据仓储、自有品牌标签、内部联络会议、持续性技术投资、推广支持及培训服务等。以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供应渠道转入价值链体系(图3)。

 

每个项目集团的企业结构各不相同,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通常情况下,加入项目集团的企业都拥有该项目集团的股份,也就是说项目集团的参与者是股东身份,而不是会员。有些项目集团专注于特殊类型的产品,例如:轮胎、工具、重型车部件等。在招募新成员时,项目集团会寻找满足集团文化要求、符合企业哲学的同类型公司,并且项目集团会考虑使成员企业的市场区域没有交叉或重叠。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招募新成员越来越难。


在美国,所有项目集团都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并在单一品牌名称下销售产品。他们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制造商联合,生产特殊的产品或产品线,并在集团品牌名称下销售。自有品牌能增强集团品牌的一致性,并在传统制造商提供的产品线之外,拓展特殊的产品系列。


分销商或者项目集团在初期很少有自己的生产设施和工厂。但有人预言说,私人股权公司或其他公司很可能会投资整个供应渠道,实施垂直化纵向管理,创建高效、盈利的汽车后市场分销局面。这一现象在近几年已经出现,2014年Advance零部件公司收购了拥有CARQUEST品牌的General Parts公司(一家重要零部件分销商),成为美国汽车后市场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个例子的重点在于:一个零售型销售公司购买了一家针对维修店直接销售的分销商。


不久之前又发生的事件是Icahn收购了辉门(Federal-Mogul)。除了作为制造商的辉门公司,Icahn还拥有美国汽车后市场产品分销商Uni-select公司,重命名为Auto Plus Auto Parts公司。最近Icahn公司又收购了零售店铺和汽车维修保养服务提供商Pep Boys。博世公司在中国和欧洲也有类似的业务整合实例。在美国这是新模式,它意味着一种新趋势。同时,项目集团的收购整合表明,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增加销售、改善购买力方面仍有上升空间。2014年发生的Federated Auto Parts与National Pronto Association两家重要项目集团的合作重组,也是典型的案例。


针对Advance零部件公司收购CARQUEST品牌事件,曾有报道说,对于本次收购他们看到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立了一个市场领导者;


增加并扩大了地域市场规模;


加速推进互补性的市场机会;


强调领导品牌和公司的能力;


Advance零部件公司财务总监Mike Norona说:“很高兴我们完成了此次合作,我们十分看好这一强强联合集团的财务潜力。由于调整了公司规模,我们将为股东、客户以及团队成员创造更大的价值。”


整合重组对于项目集团来说有种种利好,但挑战依然存在。OE(原厂)更换件销售、非传统渠道—网络销售的竞争、零售连锁以及维修连锁进入传统分销市场、目录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大规模库存管理等,依然是项目集团前进途中应该关注和重视的。然而需要肯定的是,项目集团已经证明,作为一种高效、赚钱的商业模式,项目集团很可能会在美国未来的汽车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美国的PIES与ACES标准


1995年,为提高渠道流通效率、降低错误订单成本、增强B2B交易能力,美国汽车后市场中的一些零部件制造商及分销商决定共同探索、寻找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那时候很多采购订单是通过发传真通知和确认的,但计算机已在各种业务领域广泛使用,从业者们意识到,如果研发出一种语言,能准确识别汽车零部件并与车型正确匹配,软件开发商就有可能创建客户程序,极大加快零部件采购过程,并疏解当时整个行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来自汽车后市场各类公司的志愿者,在美国汽车保养协会(Auto Care Association,其前身是美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协会AAIA)的帮助与促进下开始考虑开发标准体系。标准开发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志愿者,而拿薪金的汽车保养协会成员们则负责物流规划,召开会议,研究存储及数据管理等。


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汽车保养协会官方为会员们引入了产品信息交换标准(PIES)以及汽车后市场产品目录交换标准(ACES)。PIES用统一格式描述每个零部件,ACES描述了具体零部件适合的具体车型。每个标准开发时,其格式已经考虑到能够协同配合,提供相互理解的语言,使得数据交流更为精准。


那时候有些汽车保养协会会员公司仍没有使用计算机,于是汽车保养协会不仅要为会员提供语言标准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要培训他们计算机应用技术。ACES和PIES的开发都使用了XML可扩展标识语言编码系统,XML计算机语言用来清晰标记并组织文件的不同部分,以便在不同计算机系统中被阅读。


美国汽车保养协会对PIES及ACES的定义如下


PIES(产品信息交换标准):它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交换产品属性信息的最好应用实例。标准化的产品信息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对增加销售、提高运营效率贡献极大。遵循行业标准是与渠道合作伙伴同步数据的第一步,它能增加产品销量、缩短新产品引入周期,通过最大化地减少发票、订单处理及运输环节的错误来降低运营成本。


ACES(后市场产品目录交换标准):它是北美汽车产品目录应用、数据管理与交换的行业标准。使用ACES标准,供应商能发布具有标准化车辆属性的汽车数据、零部件分类信息及资格人声明等。ACES也为商业伙伴使用产品目录交换信息规定了一种XML机读格式。


由于近20年计算机技术以及汽车车型的不断变化,上述2个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另外,随着汽车技术的演变,相关标准的定义也在不断调整,以确保精准。美国汽车保养协会技术标准与方案资深总监Taylor Mitchell说,“使用PIES以及 ACES标准能减少退货、补货;每个供应商也不用花精力、时间和费用开发自己的目录语言;通过快速获取数据加快了交易速度,使延迟交易最少化;同时获得了更高的客户满意度。”总之,美国整个零部件行业认为,ACES及PIES标准是一套双赢方案,它们解决了美国汽车后市场中的共性问题。


美国汽车保养协会将继续研究并维护这一数据库系统,同时管理数据库订阅工作,这是他们为行业提供的附加服务之一。一些独立软件开发公司(也称作“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创立了一些ACES及PIES的配套产品,供汽车保养协会的会员单位购买使用。汽车保养协会会员单位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工具软件,向ACES及PIES标准体系输入自己的目录数据,或者直接使用自己做的数据标准。

 


中国汽车零部件分销面临“变脸”


我们知道,项目集团及行业协会共同开发数据、共享标准,需要行业各个独立企业之间联合与协作,而有些企业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竞争关系,因此这样的联合协作就变得非常难以实现,除非相关各方一致赞成,创立一种强大的商业模式,共同联合协作并从中获利。


科尔尼(A.T. Kearney)管理咨询公司在“2015年中国——交通与物流战略”报告中指出:商业合作在中国面临着极大挑战。该报道称,在中国,由于公司文化及成熟状况差异,企业间很难建立联盟合作关系。报告还指出:在零散型(集中度较低)行业,为了未来的成功,企业重组合并、模式创新等都是必须经历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供附加值服务。


Steve Ganster先生在分析这家公司放弃中国市场的原因时提到,这家公司了解到中国零部件商城这种模式的效率非常低。如果希望理性、正确地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这种模式没有持久性,最终是无法维持的。他随后得出结论,美国项目集团模式在中国可能非常适合,比如,几家公司可以合作分享一个分销中心(DC)或者共享一个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软件。因此,Steve Ganster决定创办中国的项目集团,并与美国现有的项目集团建立联系。


Steve Ganster先生已与美国汽车后市场零部件联盟 (Aftermarket Auto Parts Alliance)进行多次沟通,该联盟也看到了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的好处。因此双方同意合作建立中国的“项目集团”。2014年夏天,Steve Ganster先生邀请到一些中国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仓储分销企业代表召开会议,介绍并引入了中国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协会(CAAPA:Chinese Aftermarket Auto Parts Association)的概念。CAAPA的职能是,与在北美一样,申请加入CAAPA的零部件销售企业将获得相应的收益及附加服务,至少包括以下内容:集团采购、共享市场推广、产品目录以及数据管理,总之,可以通过改进效率增加盈利能力。


关于中国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协会(CAAPA)


2014年底,CAAPA创办会员达到5名。2014年12月,在美国汽车保养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全球汽车维护高峰论坛”上,CAAPA官方对外宣布正式成立。2015年,CAAPA开始关注并建立企业构架,2015年7月,CAAPA合法成为新加坡一家控股公司的全资企业,既有会员企业也有非会员股东。CAAPA全球联盟的价值主张如图4所示。

 

   CAAPA的愿景是成为中国独立汽车后市场领先的市场营销企业。他们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美国联盟提供的整套服务,在中国市场销售美国联盟的自有品牌—Auto Value产品。 ACES和PIES将在目录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积极支持CAAPA运作。CAAPA目前正协助北京精友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符合并兼容ACES及PIES标准的软件,推广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同时CAAPA也在中国各地市场招募会员,尤其是那些直接针对维修厂销售的零部件分销商。


截至2015年12月底,CAAPA的中国会员包括:四川亨宜德、河南林海、绿铅电源、江苏浩邦、昆明翔奥(恩驰)、上海佳配、上海双林、福建隆信达、山东中驰、浙江申令、浙江九配、湖南火炬、沈阳中汽联、吉林中汽联、石家庄盛大伟业、西安唐美。


CAAPA虽然不直接涉及零部件生产,但将寻找渠道合作伙伴,使之成为CAAPA会员的优选供应商。也就是说,在会员与优选供应商之间,CAAPA扮演了纽带作用。CAAPA总经理张希文(音译)先生曾任职于LongFeng汽车,现在于上海佳配任职,是CAAPA创办会员之一。他在汽车后市场领域有着20年的丰富经验,是零部件经销领域的先锋人物。达亚顾问公司目前正在培育CAAPA这一项目,同时掌管着CAAPA与国际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


截至2016年1月,CAAPA已有17家会员,与2014年相比,会员数量增长已超过300%。CAAPA的目标是,2016年底发展会员数量达到30家。如今,CAAPA的会员企业已认识到这一“项目集团”带来的附加值,但是从这种商业模式中获得效益、并最终盈利仍尚需时日,但总体来说,CAAPA目前似乎已占得了成功先机。


       总结
随着市场对二手车的接受、老旧车辆的增多、过质保期车辆比例的提升,中国汽车后市场零部件领域的巨大潜力尚待开发。为适应发展中的市场需求,汽车后市场零部件领域必须变革。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了解到,2010年我曾参观过的北京西郊汽配城已不复存在。曾经在那里做生意的商家,或许找到了其他销售渠道;或许不适应市场变化,歇业转行去经营其他业务。然而,劣质假冒的汽车零部件在中国依然存在。随着汽车后市场对零部件需求的明显增加,整个行业也在探索更为先进的供应渠道及模式,以替代传统、零散而落后的分销体系。


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变革的推动力就是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无论是个人用户购买、还是维修厂批量采购,电子零售方式都将合理规划供应渠道,并高效直达终端用户。铺面、零售、市场营销的概念,都将从低效模式(如配件商城、商场)转为更现代高效的新模式。然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车主自己做DIY维修的数量非常少,所以指向维修厂的模式也许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采用先进技术,包括库存、运营管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与渠道合作伙伴共享数据,也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ACES和PIES是两种工具,可以通过加速发货、减少误差、提高效率,把零部件订单规划得更为合理,从而产生更大收益,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水平。采用像ACES和PIES这样的数字方式,最终将提高国内和国际市场中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总量。


曾经有规模类似博世、大陆这样的国际性零部件销售公司,曾为进入中国市场踌躇徘徊。令他们犹豫不决的部分原因,我认为与中国不精细的物流模式和落后的基础设施有关。诚然,康众这样新型中国品牌运营模式为传统零部件经营模式树立了榜样。同时,与三五年前相比,中国的商业运输及物流发展也进步飞速。这些可喜的变化都将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及资金。我个人认为,本期介绍的,CAAPA这样的“项目集团”意义重大,它一旦成功,中国本土化的其他项目集团必将不断涌现。


中国汽车后市场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向新纪元迈进。话虽这么说,但是时间已经见证了中国在其他领域的飞速发展。如何吸收国外几十年的商业经验,将其运用在未成熟、欠发达的领域,并最终实现跨跃,创造出一套本地化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之迅捷将超出人们想象。我们期待,具有新型分销模式、本土化“项目集团”、强大电子商务机遇、效益与成功推动的专业仓储分销商,采用ACES及PIES标准工具的中国汽车后市场强势发展。
(本文来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推荐资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