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28-83255696
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 · 2021-03-12 17:00
2021年全国两会已于3月11日闭幕,物流业依然是关注热点,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两业融合”“快货物流圈”等议案、提案。
我们从这些业界大咖的声音中梳理出4个关键词,从其中透视物流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1
快货物流圈
全国人大代表、焦作大学副校长霍晓丽:建议支持加快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支持在郑州布局高铁货运,发展货运空铁联运。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发挥成渝两地机场优势,协同构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耕捷: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家区域性枢纽。
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长三角四通八达、覆盖全球的空中客货运输网络,构建京 津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物流大通道和枢纽建设话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不断升温。代表、委员们对如何打造空港物流枢纽、陆港物流枢纽纷纷提出了区域性建议。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实现“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即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如果要全面实现“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目标,未来15年,航空物流和铁路物流将成为物流业最大的风口。
根据交通运输部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解读,未来15年,我国邮政和快递行业将建设80个三级枢纽;铁路网将建设“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以及区域性高速铁路;航空方面将巩固10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布局40个左右的区域航空枢纽。一张四通八达的货运网络呼之欲出。
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物流枢纽建设依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铁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比例为9.62%,公路货运量占比为73.93%,水运货运量占比为16.43%,民航货运量占比为0.02%。现阶段,铁路、航空货运还处于发展阶段,铁路、公路、航空多种运输组织方式衔接还不够完善,物流大通道梗阻颇多。
关键词2
数字物流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开放物流公共信息,扩展行业平台数据服务,整合共享信用信息。
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折射出全面数字化的时代大势。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也不约而同地交出许多有关“数字化”的议案、提案。
疫情暴发后,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制造业和物流业“两业融合”成为业内高频词。不少物流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物流,数字化供应链成为物流行业新“基座”。
现阶段,在制造业和物流业两业融合发展中,大规模定制、柔性生产成为新的趋势和主流模式。但是,不少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和外部供应链服务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物流水平、信息化程度、金融服务等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生产制造与生产服务之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两业深度融合过程中数据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数据可用性差、数据质量低、业务环节之间数据集成共享困难,工业大数据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
物流仓库机械手臂
关键词3
绿色物流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启动绿色环保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同时参照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包装垃圾回收与处理体系建设,以加快绿色物流建设步伐。
绿色物流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0年年底全行业的循环包装箱(盒)大约为300万个,按照循环周期3天来算,平均每天全行业使用循环包装箱大约为100万个。但是,300万个循环包装箱(盒)相比每天2亿多件的快件量,占比很低。绿色物流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顾客的环保观念、循环包装的再利用、末端回收等。
过去几年,我国推进电商快递包装“瘦身”,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优化包装尺寸,减少填充物、一次性胶带使用,减少二次包装,在“源头上减量”卓有成效。但在末端回收快递包装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若干挑战。据悉,目前末端回收的包装主要包括循环包装、纸箱包装、一次快递袋等,回收场景包括派送上门、自提点自提、自提柜自提。目前,纸箱、一次性包装由于价值较低及客户原因等诸多客观因素,难以被快递员回收;自提柜和自提点回收快递包裹更多依靠客户主观意愿。在循环包装回收上,各家企业回收成本较高,缺少社会化或者第三方的回收体系。
快递包裹减量化
关键词4
冷链物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加强产地仓与冷链物流建设,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生鲜农产品供应不稳定等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冷链物流行业的诸多漏洞。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疫苗等需要通过冷链物流运输,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去年以来,冷链物流一度被社会热议,但尚不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一热点再次受到多位代表、委员的热切关注。
据悉,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冷链基础设施和冷链技术水平尚存短板,在加工、运输、储藏、分销等环节有效设备不足,在运送过程、运输形态、时间掌控等方面无法保障时效,导致我国果蔬的运输、储存等环节损耗率较高。
鉴于此,冷链物流发展还应从硬件和软件两头着手,提升物流效率。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应鼓励有能力的综合物流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大型生鲜农产品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国性和综合性服务能力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
在提高冷链物流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上,我国应引导冷链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冷库仓储分拣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冷链运输配送的调度优化能力,降低冷链成本。同时,不断完善溯源技术,健全冷链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全链条可追踪可保障,以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来源:中国交通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