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28-83255696
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 · 2020-12-25 17:00
刚刚
从成都海关获悉,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宜宾综合保税区、沪州综合保税区于今日上午顺利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
这意味着成都、宜宾、泸州各自新增一个开放平台,其中成都加已封关运行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成都的综合保税区数量已达3个,形成了“三足鼎立”之态势。
今日上午,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组成的国家联合验收组,对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宜宾综合保税区、泸州综合保税区进行了正式验收。
与以往不同,因受疫情的影响,此次国家联合验收组创新方式,首度开展视频验收,以视频会议方式听取了成都海关关于3个综保区建设和预验收情况的汇报,对隔离围墙、卡口、查验场地等基础和监管设施等进行了视频检查。经过严格认真评审,国家联合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据悉,这3个综保区都是国务院2019年12月20日集中批复的,其中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宜宾综保区位于省级新区三江新区,规划面积0.89平方公里;泸州综保区位于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据海关统计,今年1—11月,成都铁路、泸州港、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分别实现进出口值225.8亿元、29.1亿元、25.7亿元,在全国已运行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分别排名第1、第10、第12位。
“升级为综保区,将有助于在原有产业优势基础上,释放一线进口设备免税、二线入区设备和料件退税、选择性征收关税等更多政策红利,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研发、保税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更多业态,促进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都海关自贸处处长雷率表示,这有利于四川进一步叠加综保区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形成拉动外贸持续增长的新动能,促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据介绍,这3个综保区获批建设以来,成都海关针对三地经济格局和产业布局,从整体建设方案、信息化系统建设、预验收程序等方面“一对一”进行了政策指导。在海关总署等8部委大力支持下,3个综保区从获批到完成正式验收仅用时一年,建设进度快,验收效率高,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以来,我省开放平台建设捷报频传。此前,成都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经正式验收后已封关运行,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顺利通过验收,绵阳综保区也验收在即,年底前省内所有在建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开放平台将全部具备封关运行条件。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421.4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8,比去年同期增长20.6%,增速位列全国第2。同期,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65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占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8.5%,其中出口3780.3亿元,同比增长25.1%;进口2786.1亿元,同比增长21.7%。
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综合保税区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综合保税区对外贸进出口的“稳定器”作用发挥尤其明显。统计显示,前11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5001.7亿元,在全国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继续保持第1,同比增长27.3%,占四川外贸总值的近七成。
伴随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的正式验收,截至目前,成都已拥有高新、高新西园、国际铁路港3个综合保税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综合保税区集群。这为成都促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入了新的动能源泉。
延伸阅读
什么是综合保税区?又有何意义?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综合保税区具有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手续简化等优势,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支持综合保税区制度创新,率先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经验,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积极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综合保税区发展质量,协同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来源:成都日报
推荐资讯